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我觉得针对员工上班玩手机,切忌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如果禁止玩手机,一方面非人性化管理,员工逆反心理大;另外一方面,同事之间的工作交流、领导的工作交办有时通过手机微信也更方便快捷一些。身为管理者,我觉得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
一、明确岗位职责
员工上班有时间玩手机,是否工作量不饱和?我觉得有必要对部门所有岗位重新进行职责划分,将更多的人力和资源集中在那些工作量大的岗位。建议采取扁平化管理,将部门拆分为若干个小组,而不是单打独斗,自扫门前雪,自己做完了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就低头玩手机。应该把工作划分到每个小组,由组长协调各组员进行工作分配,组员之间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二、制度层面配套
乱世必用重点,无规矩不成方圆,相应的制度配套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每个人都有惰性。我觉得在制度方面,要赏罚分明,公正严明,确立合适的处罚制度,不仅仅是以罚钱为主要手段,还可以和绩效挂钩,在处罚力度上面有必要好好斟酌。如果处罚力度大,考虑到员工逆反心理,也不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人性管理及法制管理结合
我觉得最好还是弹性化管理吧,如果发现员工玩手机,第一次可以口头提醒,毕竟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尊重的,如果领导顾全员工的面子,给员工台阶下,员工也不会不识好歹,一条道走到黑。如果第二次发现,则需要批评指正了,当还有下一次,则要依靠相关制度惩处,以儆效尤;另一方面,前面已经给过员工机会,即使处罚,相信他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优质回答推荐
如果工作中有失误或怠慢你直接扣钱就好了,这样能有效制止,如果对工作没太大影响,那就让他看好了,人性化一点啊,我是店里店长,一天十二个小时工作时间,得有十个小时很闲,不看手机难道让我抠手指看天花板?我认为只要员工不懒散,工作有责任心,适当的福利和自由是可以的,毕竟一个公司如果老抓员工错误,也就证明这个公司在亏损,还有你的工资是否给到位了?工作是否一定要绷紧神经?如果都没有,那劝你买个墨镜当没看到
优质回答推荐这个问题,见到我回答,算你我有缘。本人曾管理过国企、管理过员工。
个人看法是,首先建好制度,制度中明确员工上班不允许玩手机。接着明确对违规者的处理条款,比如说:“发现第一次违规的扣发月奖20元,第二次违规的扣发月奖40元,第三次违规的扣发月奖100元,一个月内累计违规超过三次的、原则上予以降级、降职,无职无级可降的予以辞退”等等。同时明确“发现问题”的方式,比如组织人员定期开展暗访、检查呢?还是你当老板的亲自逮到为准?
但要注意区别玩手机和用手机,毕仅现在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手机,比如上班期间接家里的、朋友的一个电话或一条短信,算人家“玩手机”吗?显然不妥。
再者,建议对员工还是以教育为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感情感人,以感情留人,不要动不动惩罚,惩罚也不宜过重,不要动不动把人家一天的工资罚一大半甚至罚光,让人家活不下去。
人家出门打工,不是为了讨生活,就是为了创收入。
妥与不妥,自己思考。
优质回答推荐看很多大神都提到了绩效考核管理,笔者想表达的是如果考核真的能够杜绝此类事情的话那么管理就太简单了。只要制订好KPI就好了。其实不然,绩效考核只是一个框架标准。不能完全适用于职场事项管理。笔者认为一味的考核是不利于团队发展的。管理首先管的人,而人本身有人性感情在里面。
1:我们首先要考虑工作性质,如果是文案类的工作其实是可以让员工适当的分散下注意力,有利于思维的发散。
2:我们要考虑这个员工的个人情况,是否已经完成额定的工作量?
3:确定员工是在玩儿而不是在查阅一些东西。
4:利用考核机制进行约束。
5:约谈提醒
优质回答推荐这种情况是不好的一种行为,但是凡事也要具体分析:
首先公司行业主要从事类型,如果需要收集网上资料,偶尔用下手机搜索图个方便,或许远看就是以为在玩手机,其实别人在搜索资料。
然后就是玩手机行为上,是公司工作无聊还是工作量不够,或者工作过度。可以适当调整规章制度。
但是不管如何,在职场上,对于玩手机的行为,都是偏向不好的,所以用在正途,理直气壮。如果只是想偷奸耍滑,偷懒玩手机,多次无改正,那就是自己的问题,职场不仅要遵守规则,还要懂得自律。
优质回答推荐手机本来是用来用的,而现在却演变成玩的。看吧,我们周围的人们,无论青壮老少,也不分职业,无论是休闲还是出行中,甚至是在无人监督的工作中,都拿个手机在玩。因玩手机经常引发的死亡事故。因手机,导致全民视力健康地下。手游之害,甚至已经超过了1840年前后的鸦片之害。员工若工作时间玩手机,你作为老板或主管,发现之后怎么处理?按规矩来。我想现在任何一个单位,都应该有规章制度,工作时间不许带手机,发现就没收,或罚没工资,或开除。口头批评教育就如同对牛弹琴,所以必须下重手才行。